博宝艺术家 > 艺术家 > 潘契兹个人官网
销售作品
欣赏作品
浏览
19983
分享
612
粉丝
1702
+关注
更多
—  微信扫码 参与互动  —

潘契兹

潘契兹 工笔画创作,最初是从民间流传的仕女画人手的。早年他曾师从于吴光宇、徐燕荪,30年代末到敦煌,在这座博大的艺术宝库中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丰厚营养,获益良多。后又上溯汉唐,乃至彩陶岩画,直寻中国绘画的源头。40年代,潘先生已开始画速写,对物写生。所以,潘 兹作品大致分三类:一类是临摹性作品,一类是现实题材作品,还有一类是古典题材的创作。第一类临摹性作品,集中创作于40年代中期,50年代和80年代。如《文殊像》、《张议潮夫妇出行图》以及《白衣观音像》等敦煌壁画。这类作品虽是敦煌壁画的摹本,但所临均系壁画中的精彩部分。或淡雅或浓艳,或场面恢弘,或严谨细微,极见功力。正是对这批作品的完成,使画家打下了传统工笔画技艺的坚实。第二类作品有《姐弟俩》、《踏遍青山人未老》、《中日友谊莲》、《幽谷百合》及《昆虫小品》等。它们得益于作者的速写和写生,是以传统工笔重彩形式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探索性。第三类作品占潘先生全部作品的绝大多数。它们集中地体现了画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成就。例如《屈原九歌图组画》、《白居易长恨歌画传》、《中国神话组画》等作品,以中国古代神话、诗词、历史人物、事件为题,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为依托,创造了具有历史感的时空和诗化的意境。因此,使传统工笔重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与所表现的内容十分融洽地结合起来。属于上述第三种类型的作品《石窟献艺》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表现了古代天才艺术家的伟大和不幸。在富丽堂皇的壁画前,在达官显贵的施主悠然巡视下,世代劳作的画工,艰苦不堪,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鉴真东渡图》中,描绘渡船遇到风暴,桅杆被刮断,风帆垂落,水鸟惊飞,船上一片慌乱。画中对场景细节的刻画,同表现的装饰性统一起来,使人想起宋人的《清明上河图》。潘兹修养深厚,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壁画及唐代以前的卷轴画严谨工细的风格,开拓了以工笔重彩表现现实和浪漫内容的绘画艺术。他既有学者型画家的严肃与严谨,又始终保持了艺术创作的激情和献身于艺术的春蚕精神。特别是自进入80年代以来,他为倡导和推进中国工笔重彩的发展撰文呼号,身体力行,深深博得画界的钦佩和尊敬。

返回顶部